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锡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2018年4月7日 ·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可充电电源,具有质量轻、污染小、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国防、电动车和电子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理想电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比容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或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
了解更多2018年4月7日 ·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可充电电源,具有质量轻、污染小、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国防、电动车和电子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理想电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比容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或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
2018年4月7日 ·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可充电电源,具有质量轻、污染小、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国防、电动车和电子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理想电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比容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或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
了解更多2017年3月9日 · 锡与碳的复合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材料作为一种稳定的基体或包覆剂,可以作为锡负极的膨胀缓冲剂,防止金属锡的团聚和粉化。同时,碳还可以作为锡负极与集流体之间的导电通道,起到稳定结构和增加导电性的作用。 1.锡-无定型炭
了解更多2024年7月26日 · 摘要: 磷化锡 (Sn4P3)作为锂/钠离子电池 (LIBs/SIBs)的新型负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工作电位适宜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 Sn4p3结构在循环过程中存在电导率差、体积变化剧烈和锡团聚粗化等问题,导致增殖性能差、容量衰减迅速和循环寿命短,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根据最高近的研究文献系统综述,本文总结了三种改善 Sn4p3阳极的合成方法,包括机械球磨法、
了解更多2022年4月26日 · 单原子锡与纳米碳球复合制备的锡基单原子复合材料将有望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积变化大及电化学性能不佳等问题。 燃料清洁转化研究部能源催化与多孔材料课题组长期努力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获多项发明专利。 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利用金属阳离子Sn2+与酚醛树脂中酚羟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实现金属阳离子在酚醛树脂骨架结构中的原子级
了解更多2014年4月16日 · 摘要: 锡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储锂容量,较低的电压平台和较大的压实密度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是最高具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锡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效应导致电极材料破碎粉化脱落,严重降低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限制
了解更多二氧化锡(SnO2)属于金属氧化物,相对于石墨(372mAh/g)拥有二倍多的比容量(782mAh/g),是一种有潜力取代石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循环性能较差。
了解更多2024年1月6日 · 锡基负极作为传统石墨负极LIBs材料的替代品,因其比容量高(LiSn为993 mAg)、环境友好、安全方位性高、成本低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了解更多锡和锡基合金具有高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缺陷在于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导致活性材料粉化脱落,循环性能不好.目前解决的主要方法有:(1)制成纳米材料;(2)与活性或非活性元素合金化;(3)用活性或非活性材料
了解更多2018年6月25日 · 为了进一步降低锡的体积膨胀效应,提高容量,将锡纳米合金与碳材料进行复合,得到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三元复合材料Sn-M-C(M代表活性或非活性金属)。
了解更多2020年7月31日 · 最高近,金属锂由于其高的比容量 (3680 mAh∙g −1),低的电极电势 (−3.04 V vs 标准氢电极)和低的密度 (0.59 g∙cm −3)等特点,再次引起了电池研究者们的注意力 11, 12。 使用金属锂为负极,当与传统的钴酸锂、镍酸锂等搭配组装成的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超过400 Wh∙kg −1,而与新型的诸如S、O 2 等无锂正极匹配时,其能量密度甚至可以超过600...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