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储热-释放"两状态法用于方形锂电池导热系数测定
2021年9月18日 ·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能够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方位设计技术的发展。2S热物性分析仪-TCA 2SC 参考文献原创热物性分析技术:用于软包锂
了解更多2021年9月18日 ·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能够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方位设计技术的发展。2S热物性分析仪-TCA 2SC 参考文献原创热物性分析技术:用于软包锂
2021年9月18日 ·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能够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方位设计技术的发展。2S热物性分析仪-TCA 2SC 参考文献原创热物性分析技术:用于软包锂
了解更多2020年1月16日 · 本文针对方形硬壳电池比热容,已实现商业化,但成本非常高昂。 CHEN. 池,提出热物性参数,特别是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方形硬壳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内部剖面图如图2所示。 主要结构包括电芯和容纳电芯的金属壳体。 其中电芯为电池的主体结构,电芯上焊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负极极耳与位于顶盖的正负极极柱构成电芯与外部的电流通道。
了解更多2022年2月16日 ·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能够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方位设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原创热物性分析技术:用于软包锂电池导热系数高效精确准
了解更多2019年12月7日 · 目前方壳电池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间接计算和直接测量两类。 间接计算法有仿真法、热网络模型法等,上述方法将电池等效为较简易可计算的模型,并根据各部件和材料的物性参数计算电池的等效导热系数 ;但是间接计算法往往由于电池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系统边界条件变化、电池材料特性变化等因素使得计算模型的通用性和精确性差。 因此,通过合适的
了解更多2021年9月23日 · 本文简要介绍了"储热-释放"两状态法在方形电池热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本方法能够填补该测试领域的行业空白,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锂电池热管理与安全方位设计技术的发展。 2S热物性分析仪-TCA 2SC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6日 · 目前方壳电池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间接计算和直接测量两类。 间接计算法有仿真法、热网络模型法等,上述方法将电池等效为较简易可计算的模型,并根据各部件和材料的物性参数计算电池的等效导热系数 ;但是间接计算法往往由于电池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系统边界条件变化、电池材料特性变化等因素使得计算模型的通用性和精确性差。 因此,通过合适的
了解更多2022年7月14日 · 为解决不拆解状态方形电池热参数测量的问题,杭州泰默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红外热像仪非接触式测温与非均质传热模型反演的"储热-释放"两状态测试方法,可通过一次实验同时得到卷芯纵向与面向导热系数,以及卷芯与壳体间的接触热阻。
了解更多2017年10月8日 · 本文针对一款层叠式方形双极耳式锂离子电池,通过测量裸电芯被外热源加热后的时域温度响应,建立反映实验过程的传热模型,调整传热模型中的参数以使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最高小,确定了比热容、导热系数等多个热参数,测量结果显示,方形锂离子电池的裸电芯具有明显的导热各向异性。 利用热参数估算结果,建立了该款电池的多维热电耦合模型,其中针对电池的双
了解更多2023年6月16日 · 为解决不拆解状态方形电池热参数测量的问题,杭州之量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红外热像仪非接触式测温与非均质传热模型反演的"储热-释放"两状态测试方法,可通过一次实验同时得到卷芯纵向与面向导热系数,以及卷芯与壳体间的接触热阻。 以下对测试方法做简要介绍: 1. 计算模型. 为了在不改变电池传热规律的前提下简化计算,如图2所示,可将方形电池简化为
了解更多2022年12月8日 · 由于在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方形电池的装机量远超软包和圆柱电池,占比超过80%,因此开发方形电池导热系数测试技术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