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设计和I-V滞回现象
该现象被称为 I - V 滞回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 I - V 曲线还与扫描速度、起始测试的偏压值和光照历史明显相关. 本工作结合不同的器件构造, 就可能造成这种 I - V 滞回现象的不同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对如何获得可信赖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评述.Kojima, A.; Teshima, K.; Shirai, Y.; Miyasaka, T. J. Am. Chem. Soc.2009, 131, 6050.Im, J.-H.; Lee, C.-R.; Lee, J.-W.; Park,
了解更多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机理,回滞,降解研究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因其较高的消光系数,以及兼具有机材料的结构与能级可调,制备工艺简单,与无机材料的载流子长距离扩散等特点,成为目前光伏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光伏领域应用的该材料以卤化物(卤化铅,卤化锡等)晶胞作为骨架,有机铵离子通过氢键嵌入无机晶
了解更多
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V滞回分析
2018年3月2日 · 目前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技术仍基于传统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但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扫描(J-V scan)曲线则因测试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测量误差,而误差的大小与电压正向、反向变化条件以及电压变化速率相关,这种
了解更多
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曲线滞回效应研究
2019年7月4日 · 首先介绍了基于碳对电极、无空穴传输层、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存在的 滞回效应反转现象,然后通过控制条件和优化工艺,制备出具有正常滞回效应,无滞回 效应及反转滞回效应三种类型器件;对这三种不同类型滞回效应的器件进行系统的J- V
了解更多
界面氧空位可导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回滞现象
2016年4月21日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的 孟胜 研究团队通过在不同氧压(0.02-1.0 atm)下对纳晶 TiO 2 进行500℃高温烧结,控制 TiO 2 电子传输层中氧空位的浓度,并用以上不同氧空位浓度的纳晶 TiO 2 制作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测量其电流电压性质。
了解更多
南工大邵宗平&科廷大学刘少敏Adv. Energy Mater.综述:钙 ...
2019年2月22日 · 该综述对通过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滞回效应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汇总了消除滞回的策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建议。 考虑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衍生出来的,作者首先从这两种电池的结构和原理入手开始介绍以
了解更多
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V滞回分析
介绍了J-V滞回现象以及引起电池J-V滞回效应的各种因素,主要从测试条件的差异、电池结构、钙钛矿光吸收层的质量以及电子传输层和界面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电池J-V滞回的原因。
了解更多
纳米人-Park最高新AM综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回滞现象
2019年2月18日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中的电流密度电压(J-V)回滞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与效率和稳定性有关。 Nam-Gyu Park团队根据正置介孔和平面结构中的钙钛矿组成研究了J-V的滞后行为。
了解更多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机理、回滞、降解研究-学位-万方数据 ...
通过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实验,我们发现钙钛矿太阳能器件性能的降解机制与钙钛矿材料组分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H3NH3PbI3(MAPbI3)太阳能电池的不稳定性和该材料的热力学不稳定密切相关,同时水和光照会促进CH3NH3PbI3的降解
了解更多
探索钙钛矿电池的回滞现象起因:氧缺陷
自2012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后,钙钛矿电池因为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在短短两年多,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0%,远远超过第三代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无定型硅电池,接近市场准入门槛.然而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