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池或成新能源储能推荐首选方案
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组成的低熔点熔盐电解质,以此替代当前普遍使用的离子液体电解质。 据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电解质中的铝电极具有抗枝晶生长的特性,电极表面呈现出明确的切面而没
了解更多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组成的低熔点熔盐电解质,以此替代当前普遍使用的离子液体电解质。 据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电解质中的铝电极具有抗枝晶生长的特性,电极表面呈现出明确的切面而没
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组成的低熔点熔盐电解质,以此替代当前普遍使用的离子液体电解质。 据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电解质中的铝电极具有抗枝晶生长的特性,电极表面呈现出明确的切面而没
了解更多2021年4月21日 · 近日,由康奈尔大学院长兼工程学教授林登·阿彻(Lynden Archer)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宣布已经找到了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新型材料——铝或锌作为负极的电化学电池,且已经证明,结合铝的新技术可产生可提供多达10,000次无错误循环的可充电电池。
了解更多2021年10月2日 · 碳基材料因具有资源丰富及结构多样性等优点,作为铝离子电池 (AIBs)正极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碳基材料在铝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综述了碳材料作为铝离子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调控材料结构来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 在碳正极材料方面,主要概述了正极材料(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各种形貌结构对电化学性
了解更多2024年6月25日 · 通过离子液体类似物衍生 SEI、人工界面功能层、铝合金负极以及多种策略联用极大地加速了铝剥离过程的动力学,并表现出对称电池测试中明显降低的过电位。
了解更多北京理工大学吴锋院士团队中的吴川教授研究小组 通过构建由石墨组成的人工界面层(SEI),以抑制腐蚀从而保护铝金属负极,显著提高了可充电铝电池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负极在较宽的电流密度(0.1和1 mA cm −2)和面积容量(0.2和2 mAh cm −2)内表现出了稳定的循环性能。 当将这种新型铝负极与鳞片石墨正极匹配时,组装的铝-石墨电池几乎没有容量下降,
了解更多2020年8月20日 · 摘要 铝离子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方位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下一代充电电池的发展。 具有优秀电子导电性和大表面积的石墨可能是铝离子电池最高令人愉悦的正极材料。
了解更多2023年11月26日 · 据悉,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储能电池采用新型铝碳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石墨类负极,具有宽温域、长循环、高安全方位、低成本、快充放等显著特点,属同行业颠覆性创新技术路线,可广泛应用于储能、新能源汽车、小型动力、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尤其是超低温
了解更多2017年2月1日 · 与铝作为阳极,制备了全方位电池,其同时显示出兼具高比能量(高达64瓦时千克-1,30瓦时大号-1)和比功率(高达290公斤w ^ -1,93 WL -1),高度稳定的循环性能,以及在0.01–2.20 V的电位范围内的彻底面可逆性。
了解更多2020年8月6日 · 我们利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将双离子电池微型化构建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柔性微电池体系,在双离子电池和微器件之间构建桥梁,为微电池的
了解更多2020年11月12日 · 碳基材料因具有资源丰富及结构多样性等优点,作为铝离子电池(AIBs)正极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碳基材料在铝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综述了碳材料作为铝离子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调控材料结构来提高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