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王鹏飞等:定制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功率稳定锂硫电池 ...
2024-12-24 · 西交王鹏飞等:定制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功率稳定锂硫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12-24 分类:化学科学 阅读(3) 评论(0)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LSBs)因其低成本的硫正极、高能量密度以及丰富的资源,在新能源存储技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了解更多2024-12-24 · 西交王鹏飞等:定制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功率稳定锂硫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12-24 分类:化学科学 阅读(3) 评论(0)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LSBs)因其低成本的硫正极、高能量密度以及丰富的资源,在新能源存储技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4-12-24 · 西交王鹏飞等:定制正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功率稳定锂硫电池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12-24 分类:化学科学 阅读(3) 评论(0)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LSBs)因其低成本的硫正极、高能量密度以及丰富的资源,在新能源存储技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了解更多2020年11月27日 · 锂硫电池的优势非常明显: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容量;材料中没有氧,不会发生析氧反应,因而安全方位性能好;硫资源丰富且单质硫价格极其低廉:对环境友好,毒性小。但锂硫电池真正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15日 · 通过将聚合物固态锂硫电池与传统锂硫电池在工作/失效机理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固态电池中存在单质硫和多硫化物的复杂穿梭效应,并导致负极/电解质固-固界面上的锂离子沉积/剥离不均匀,从而引起电池失效。
了解更多2017年1月10日 · 摘要: 锂硫电池采用硫化锂作为正极材料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66mA·h/g),还可用高嵌锂能力的碳或硅材料代替金属锂负极,有效避免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的短路现象,故该储能体系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关注。
了解更多2018年2月1日 · 本文针对正极聚硫锂溶解问题,从正极材料表面包覆、表面吸附、表面催化的角度对近年来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正极材料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高后对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在制药工业、农业化学品产业以及功能材料领域中, 含氟的有机化合物非常常见.据统计, 30%以上的农业化学品以及20%以上的药物中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在功能材料
了解更多2023年3月28日 · 摘要: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67Wh·kg-1),且其实际能量密度最高高可达600 Wh·kg-1.然而,液态体系的Li-S电池和传统锂电池一样存在着安全方位隐患.用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有望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方位性能,在近二十年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固态锂硫电池来说
了解更多2014年7月21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自1799 年意大利人Alessandro Volta发明世界上第一名个电池以来, 经过200 多年的发展, 化学电源种类、产量不断地更新和扩大, 使用的场合和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 成为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动力来源之一. 随着空间技术、移动通信、导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对能源危机和
了解更多2024年6月11日 · 摘要: 全方位固态锂硫电池(ASSLSBs)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方位性,被认为是最高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体系候选者之一,然而目前实验室使用的粉末冷压技术并不适合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合适的工艺大规模制备固态电解质膜以及复合正极对促进全方位固态锂硫电池的实际化应用
了解更多2024年9月14日 · 摘要: 锂硫电池体系因其超高理论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体系.但是,现阶段锂硫电池体系特别是正极部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成为锂硫电池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总结了多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复合碳基
了解更多2022年3月23日 · 基于此目的,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 从模型原理到模型应用系统介绍了目前可用于锂硫电池中的五类理论模型(图1):吸附模型和锂键化学、锂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