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FePO4和活性炭的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
2017年11月20日 ·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黏结剂对AC电极的电容特性影响非常显著,其中LA133水性黏结剂的电极性能优于油性黏结剂的;此外,制备的LiFePO4/AC复合正极表现出了电容和电池的双重特性,且复合电极的构建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 复合正极中LiFePO4含量为40%(质量分数)时,构建的锂离子电容器比能量为AC/AC超级电容器的4倍(约40 W·h/kg,以活性材料
了解更多2017年11月20日 ·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黏结剂对AC电极的电容特性影响非常显著,其中LA133水性黏结剂的电极性能优于油性黏结剂的;此外,制备的LiFePO4/AC复合正极表现出了电容和电池的双重特性,且复合电极的构建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 复合正极中LiFePO4含量为40%(质量分数)时,构建的锂离子电容器比能量为AC/AC超级电容器的4倍(约40 W·h/kg,以活性材料
2017年11月20日 ·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黏结剂对AC电极的电容特性影响非常显著,其中LA133水性黏结剂的电极性能优于油性黏结剂的;此外,制备的LiFePO4/AC复合正极表现出了电容和电池的双重特性,且复合电极的构建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 复合正极中LiFePO4含量为40%(质量分数)时,构建的锂离子电容器比能量为AC/AC超级电容器的4倍(约40 W·h/kg,以活性材料
了解更多2021年3月29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了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工作机理的摇椅式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
了解更多2021年3月29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摇椅式工作机理的
了解更多2021年4月1日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器件能量和功率密度实现了"双高
了解更多2021年4月12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实现了器件的能量和功率密度
了解更多2021年3月29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实现了器件的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双
了解更多2022年11月1日 · 本文概述了能量型和功率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及特点,总结了各类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分析了混合储能系统在电网储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了解更多2021年3月29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实现了器件的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双
了解更多2021年3月30日 · 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器件能量和功率密度实现了
了解更多2021年4月12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在混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出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摇椅式工作机理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并通过电极容量和动力学"双匹配"策略,实现了器件的能量和功率密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