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2021年1月6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到重点关注的几类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性能稳定、弱光性能好、适用性强等特点,PCE较高,接近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但成本相对较低,且无机化合物稳定性较好,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一般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了解更多2021年1月6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到重点关注的几类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性能稳定、弱光性能好、适用性强等特点,PCE较高,接近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但成本相对较低,且无机化合物稳定性较好,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一般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2021年1月6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到重点关注的几类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性能稳定、弱光性能好、适用性强等特点,PCE较高,接近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但成本相对较低,且无机化合物稳定性较好,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一般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了解更多摘要 化学电源作为高效的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大型储能方面的应用都非常广泛.目前的化学电源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能源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新型电池体系和材料不断涌现.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储能化学电源体系的研究进展...
了解更多2024年2月7日 · 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1年第4期发表《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了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技术关键材料、核心组件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凝练了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面临的问题,梳理了未来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保障措施建议,以期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 文章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体
了解更多2022年5月26日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以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为目标,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实现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60%。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难以兼得. 当前,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
了解更多2020年9月3日 · 为实现"高安全方位性、低成本、长寿命、环境友好"的目标,各类电池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铅蓄电池等在基础研究层面不断创新和突破,本节主要简述近几年各类电池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
了解更多2024年2月21日 ·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需要优化现有固液混合电解质的锂离子蓄电池技术,开发新型固态锂电池,开展提升安全方位性、一致性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技术研究。
了解更多2023年5月5日 · 学术与产业界、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并依据现代交通全方位面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全方位固态电池 的关键性能指标.基于此,本文凝炼了全方位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固态电解质中的离子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日 · 本文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车用动力电池发展的路线:镍氢电池—传统锂离子电池—全方位固态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锂空气电池。 结合各大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分析了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全方位固态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锂空气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日 · 开发高安全方位性、高比能、长循环的的全方位固态电池是突破目前商业化锂电池瓶颈的最高佳方案之一。 研究表明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锂作为正极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液态锂电的两倍(超过 600 Wh/kg );未来采用硫正极匹配金属锂负极,可实现能量密度进一步
了解更多2017年4月14日 · 面向2025 年和2035 年的发展要求,阐述了我国新能源关键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发展思路,细化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研究建议:完善顶层规划,加大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优势企业,开展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期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