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免费报价

铬液流电池能量密度

2024年7月19日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徐春明 院士,徐泉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的具备可解释性的多物理场铁铬液流电池机理驱动模型,结合数据驱动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流道间距、比流量和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和能量效率。

具备可解释性的多物理场铁铬液流电池机理驱动模型

2024年7月19日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徐春明 院士,徐泉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的具备可解释性的多物理场铁铬液流电池机理驱动模型,结合数据驱动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流道间距、比流量和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和能量效率。

了解更多

储能领域的八种液流电池-中国储能

2023年6月5日 · 全方位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高的液流电池技术,具有能量效率高(>80%)、循环寿命长(>20000次循环)、功率密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中型储能场景。 然而,对于全方位钒液流电池来说,钒电解液成本约占据电池成本的60%,大大提高了初始投资门槛。

了解更多

铁铬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2023年3月7日 ·  铁铬液流电池(ICRFB)作为最高先被提出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它利用成本低廉原料丰富的铁和 铬作为活性材料,理论成本低于全方位钒液流电池和锌溴液流电池,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

了解更多

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中国储能

2024年3月18日 · 铁-铬液流电池采用低成本、储量丰富的铁盐和铬盐作为氧化还原反应活性物质,可以根据需要实现电力和容量的灵活定制,具有安全方位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质可回收、环境友好的优点,可应用于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方面以及智能微电网等领域。 1975年,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首次提出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并详细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了解更多

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2022年11月9日 · 为进一步提高锌基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研究者们从提高锌基液流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或电池电压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两性锌碘液流电池体系(能量密度最高高可达330.5 Wh/L) 、锌碘(溴)液流电池体系(采用Br-络合技术,将无法被利用的1/3的I-释放出来,使电解

了解更多

铁铬液流电池技术、优缺点和经济性一览

2022年11月14日 · 高性能方面,铁铬液流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较广,为-20~70℃,同时能量密度为10~20Wh/升。 大容量方面,我国已经投入运行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代表有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战石沟光伏电站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容量为250kW/1.5MWh;四川绵阳市科技城新区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项目,容量为1MW/4MWh。

了解更多

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2年11月5日 · 铁铬液流电池是最高早被提出来的一种液流电池,由于成本较低、运行温度范围较大等优势,被认为是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难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调研,首先论述了铁铬液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的主要优势,回顾了铁铬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铁铬液

了解更多

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关键材料与先进的技术表征-中国储能

2024年2月18日 · 本文总结了目前提升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的策略与方法,并概述了原位表征技术在液流电池电化学反应过程分析与储能机理揭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的构建与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对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

了解更多

电解液浓度对铁铬液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2020年8月1日 · 最高重要的是,具有优化电解质的铁铬液流电池在高达 120 mA cm-2 的工作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秀的电池效率(库仑效率:97.4%;能量效率:81.5%)。 该工作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铁铬液流电池的电池性能,进一步为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了解更多

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1年9月30日 · 铁铬液流电池是最高早被提出来的一种液流电池,由于成本较低、运行温度范围较大等优势,被认为是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难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了解更多